2024/11/26

人不要臉則無敵?

男人喜歡看女人,女人喜歡看……我原本以為是男人",但在問了許多女同志後,發現不少人的答案是:“女人"。

好人喜歡好人,壞人喜歡……呵呵,也是好人。

是不是有種對稱性破缺的感覺?

作為一個好人,你可能有點懵逼:不是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嗎?壞人不是應該喜歡壞人嗎?

如果你真這麼想,恭喜,你多半是個好人。但我們換位思考一下:

假設你是個小偷,剛偷了不少錢放在口袋里。這時來了兩個人,系統提示:左邊這個是好人,右邊那個是劫匪,你必須選擇一個,和他一起呆兩天才能通關,你會選……

有人說:那犯罪團伙不就是一幫壞人在一起干壞事嗎?他們可不會讓好人摻合進來。

是的,但是有前提的。比如小偷團伙,他們合作的基礎是:同一伙人不能互相偷。同樣,搶匪們也不能互相搶。如果沒有這個前提,他們敢合伙作案嗎?老子剛偷了個錢包,傳到你手里,然後你小子就此消失。別說什麼下次,這輩子別讓老子再看到你丫。

這就是所謂盜亦有道。

有道,即使壞人也能合作;無道,好人也會分道揚鑣。

道,道德的道。

動物有沒有道德?人類從什麼時候開始講道德?人類能成為地球霸主,是僅僅依靠智慧,還是要德才兼備?

我經常看到獅子捕食野牛的影片,每次都很感慨。論體型、力量,野牛比獅子大,而且牛群數量也遠多于獅群。在獅子攻擊某隻野牛時,如果其它野牛過來相助,則獅子多半不能得手。但大多數情況下,其餘野牛選擇逃離。

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斑馬、角馬身上,當同伴被生吞活剝、慘叫不已時,其餘角馬就在附近悠閒地甩著尾巴吃草。勇救同伴的事不是沒有,而是極少。而每當有這類影片出現,下面肯定有一幫人類贊嘆:真勇敢啊、有血性啊、捨已為人啊、高尚啊……不知不覺就把人類的道德觀往動物身上套了。

想像一下,如果你準備殺隻雞吃吃,結果旁邊所有雞都向你沖殺過來,奮不顧身拯救同伴,而不是一哄而散,你會不會留下心理陰影?會不會從此對雞這個物種產生忌憚?

又設想在遠古蛮荒時代,一群原始人在野外遇到獅群,人群驚慌逃散,獅子捉住幾個來不及跑的人,當場殺食,和對付野牛、斑馬毫無二致。而且,人類無論力量和速度都比不上野牛和斑馬,對獅子來說是更好的獵物,長此以往,人類豈不早就被吃絕種?

人比動物聰明,又懂用武器,但若遇到獸群突襲就四散奔逃,仍免不了被各個擊破。實際上,在受到獅群攻擊時,人類經常集體抵抗,加上會使用武器,很容易給獅子造成傷害。獅子沒有醫生,一旦受傷可能感染而死,所以它們通常不愿意受傷、害怕受傷。久而久之,食肉獸也就不敢輕易攻擊人群。因為它們一旦動手,面對的不是一個人,而是一群人,要付出的代價可能很大。而攻擊野牛、斑馬就簡單多了。哪怕現場有一千匹斑馬,它們要對付的也只是其中一匹而已。

我小時候常夢見被猛獸追殺,第一反應就是逃跑、躲藏,聽到同伴的慘叫更是嚇得魂不附體,只恨自己跑得不夠快、躲得不夠好,根本沒有抵抗的意思。夢是潛意識的體現,潛意識影響人的本能。遇到猛獸,我的本能就是逃跑。

到少年時期,開始被灌輸各種道德觀念:臨陣脫逃是可恥的,救人是英勇的等等。再遇到危險,第一反應仍是跑,但很快道德感就上來了:逃跑是可恥的,我是不是該做些什麼?如果這時有人挺身而出,我很可能就跟他一起上;若環顧四周,所有人都跑了,我多半會跟著跑。

我相信在遭遇猛獸時,不少人會本能地逃走。那之後輕則被族人斥罵、鄙視、排擠,重則被胖揍一頓、赶出族群。再後來甚至有軍法規定:臨陣脫逃者斬!

前者就是所謂道德遣責,後者則是法律惩罰。法律是道德的底線,也算是一種道德。對其它動物來說,人類就是個盜賊團伙。而這個盜賊團伙內部卻有不能互相傷害、團結互助的原則,也就是道德。

在道德和法律(道德底線)的約束下,無論勇敢還是怯懦的人,都要自動或被迫地拿起武器與野獸或敵人搏鬥,大大提高了生存幾率。

所以道德並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,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支柱之一。

人類通常敬仰有德之士,厭惡道德敗壞(不要臉)的人。因為前者是族群的砥柱和凝結劑,能大大提高群體生存、擴張的能力;後者則是族群的離散力,能導致群體的紛爭、不和、懈怠,甚至解體。

例如部落在與圍捕獵物時,有人在袖手旁觀;大家努力耕作、採集時,有人在睡懶覺。在遠古數十人的小部落中,這種不要臉的人只要有幾個,就能令整個部落的產出減少、消耗增加,使其實力被消弱,從而在與其他部落的競爭中處于下風,大大增加了被消滅、吞併的風險。

于是經過數萬年的自然選擇,不要臉的人佔比過多的部落,會被其他部落取代,最後剩下道德觀念比較重的人群組成現代社會。而縱觀人類歷史上所有曾經強大的國家,幾乎找不到一個能稱其為不要臉的。

道德關乎人類的生存與發展,但也有些傳統道德與人類的生存發展毫無關係,是統治階級為了自己的生存發展強加于人的,是毫無必要甚至有害的。比如三從四德、忠君報國、廿四孝之類。有些道德是雙刃劍,可助人亦可害人,還有些道德是自相矛盾的,我們要加以鑒別,選擇性地繼承或摒棄。

2024/11/14

論證: 宇宙有可能是黑暗森林嗎?

論證: 宇宙可能是黑暗森林嗎?

      自從<三體>發佈以來,黑暗森林理論開始在中國流行。雖然劉慈欣不是始作俑者,但卻起了很大的傳播作用。

      <三體>是本難得的好書,也正因如此,作為全書主導思想的黑暗森林理論,也被許多人(特別是中國人)奉為真理,並且我至今沒見到有系統反駁它的文章(也許有但我沒看到)。

      我們可以先設定這個理論是成立的,然後推演一下結局。

      假如有群人生活在一個森林里,黑暗森林理論被刻在他們的基因中,成為一種本能,他們除彼此外沒有其它天敵,然後會發生什麼事?

      狀態1:非常簡單,他們幾乎不會有下一代。因為他們要麼找不到彼此(包括異性),要麼找到就互相擊殺(鬼知道你是男是女,殺了再說),兩種情況都不會有後代,于是就此滅絕。

      狀態2:但有很小的概率,其中某些人機緣巧合,生俘了一名異性,然後強行交配產生後代,令種族得到延續。但之後他們必須終生看管、提防這名異性,不能令其自由,于是這些勝利者就要獨力養活一家人,生存難度大增。

     狀態3: 如果能挺過艱難歲月,將兒女養大,並且黑暗森林理論在父母與子女間必須不成立,否則按該理論的指導精神,父母在孩子出生時就該殺死他們。因為沒人敢确定孩子長大後會不會弒父弒母,故只要有一點可能性就要消滅在萌芽狀態。(注意:此刻理論已被推翻),那麼接下來的情形就轉化為:幾個家庭生活在黑暗森林里,結果會如何?

      其實和狀態1大同小異:這些黑暗家庭要麼找不到彼此,要麼發現即殲滅。

      狀態4:若他們永不相遇,想延續種族就只能近親交配,長期會導致種群退化,乃至滅絕;小概率會維持,更小概率能發展。

      若是相遇相殺,最壞的結果是兩家都死光,這就滅絕了。最好的結果是一家人全部被俘,另一家毫髮無傷,然後強行繁殖後代:狀態2的擴大版

      假如這等好事持續幾代人(這機率也太特么小),家庭便持續擴大,活動範圍也擴大,遇到其他大家庭的機會也擴大,戰爭發生的機率、規模亦大增。而戰爭規模越大,自己無損俘虜對方的情形幾乎不存在,大概率是雙方死傷慘重。如果戰鬥鬧出的動靜吸引到其他家庭暗中窺視、漁翁得利,結果更慘。

      這幫人之間的滅絕戰永無休止,直到某家族消滅了其他所有家族,並俘虜了足夠數量的異性供其繁衍(否則回到狀態4),這又產生兩種情況:

      1)如果黑暗森林法則不適用與異族交配產生的後代,那之後可以和平發展。但要注意的是:此時黑暗森林法則已消滅。

      2)如果與異族交配產生的後代適用黑暗森林法則,那就回到狀態1,再來一遍:無論繁衍出多少族群,最終互相消滅只剩一族,周而復始。

       總而言之,要麼黑暗森林法則消滅,要麼種族滅絕,要麼在黑暗森林法則下,時刻掙扎在滅絕的邊緣。

      這樣的種族有機會發展出宇宙級文明嗎?

      如果他們運氣非常好,能把文明發展到蒸汽機時代,這時個人智慧已到頭,一定要分工合作才能再進步。如果每個人都心懷叵測,互相猜忌,逮到機會就致對方于死地,還怎麼合作?

      例如:開普勒想總結行星運動規律,但面對第谷的觀測數據,他心想:這第谷靠譜嗎?他白白把這些數據送給我,倒底有什麼陰謀?會不會故意造假害我誤入歧途?不行,我得先驗證一下。

       但第谷的數據可是花了一生時間積的,難道開普勒又要用一生時間去積

      先不管這些,開普勒拿著鈅匙走進了第谷留下的天文台,然後他看著那架天文望遠鏡又犯嘀咕了:這老東西臨死前不會在望遠鏡上做了什麼手腳吧?他有這麼好心把這麼貴重的東西白送給我?我又不是他兒子,連親戚都不是啊。

      檢查了一陣望遠鏡後,開普勒同學餓了,他打算吃點東西。很自然地,已植入黑暗森林基因的他,開始懷疑廚娘會不會在食物里下毒......

   這時有聰明人提議,我們總得選擇相信一些人,這樣才能活下去。但我不得不提醒你,你又又又破壞黑暗森林法則了。我們討論的主題是:一個信奉黑暗森林理論的智慧種族,能否生存下去,並創造出宇宙級文明,然後把這恐怖法則擴散到整個宇宙?

      現在我們來假設另一個相反的種族,他們住在森林里,基因是"光明"森林法則,其嚴格按法則行事。

      因為他們相信其他人決不會傷害自己,遇到危險肯定會互相幫助、萬死不辭!所以他們盡可能去找其他人,刻意讓別人知道自己在哪。一旦相遇便結伴而行,用不了多久便形成大大小小的團隊,最後凝聚成一大群。

     然後我們想像一下:當光明族群和黑暗森林族群相遇會是什麼情形?

      一開始,光明族出于本性,會主動向黑暗族暴露自己;而黑暗族出于本性,會伺機殺掉他們。但光明族是群聚的、互相支援的,黑暗族則是孤家寡人,貿然出手很容易被反殺,所以他們可能不敢發起攻擊,或只攻擊落單的光明族。但這不太可能長久,大概率在一段時間後,光明族會發現黑暗族跟自己不是一類的,是不共戴天的,于是戰爭就爆發了。

      光明族彼此信任、團結一心;黑暗族互相敵視、互相捅刀。兩者沖突,誰勝誰負應該沒有懸念吧?

      由以上推演可知:任何信奉黑暗森林理論的族群,大概率連蒸汽機都不會有,能撐到石器時代已算運氣好,還提什麼宇宙文明?它們只會在無窮的內耗、內鬥中迅速走向滅亡。

      事實上,今天的人類社會就是一個光明與黑暗交織的群體,有些國家偏向光明,有些偏向黑暗。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,那個把自己的基因都發向太空的國家,其科技遙遙領先另一個什麼都是機密的國家。

      人類必須保持互信、合作才能發展,同時要小心那些信奉黑暗森林的國家與個人。它們是人類的癌細胞,文明的毀滅者,一旦發現,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——殲滅之!以免其危害人類安全。

追蹤者

紅葉,又見紅葉,

紅葉,又見紅葉,
秋天,又是秋天...

踏歌行

在那高高的青山上,有怒濤一樣的白雲!
在那無際的群山中,有我愛的清風.
迎著風,我走在洁白的雲邊,四周是深色藍天.
我唱著歌,給那爛熳的山花!

關鍵字

隱者的天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