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/05/06

考證"百步穿楊"的可能性

 (這是一篇十五年前寫的文章,被轉載過,重新COPY回來)


科學史觀之百步穿楊

(摘自中學各科教學與科學精神)

本文力求從科學角度去分析歷史.當然,能從科學角度去分析并不代表正确,歡迎大家指正.

有個成語叫百步穿楊,故事內容大家都知道,就不再囉嗦,我們的學生很少會問這事會不會是真的,偶爾問了,老師們好象也沒準備好如何回答.

古時兩跨為一步,每步14左右,百步,140.

140有多遠?體育老師大概比較清楚,標準運動場400跑道,你站在跑道一弧端,向最遠的另一端望過去;或者是草地足球場的長度,差不多就這樣.

楊樹葉子有多大呢?生物老師可能知道,比柳葉大一點.

這個距離,能看到楊樹葉嗎?一般人是很勉強的.根據我的射擊經驗,五十米距離,巴掌大的靶心,看起來和步槍準星一樣大;一百米距離,靶心看上去比準星還小,打不打得中要靠點運氣.140外看一片楊樹葉,至今我身邊都沒發現有這種人.假如有的話,他應該進入國家射擊隊,靠這雙眼為國爭光,為自己贏得榮譽和財富.

假設養由基是個眼睛有特別遺傳的人,他能看清.

但要把箭射那麼遠,還要射中楊樹葉子,還有幾道難關要過.

首先,養由基的手要非常穩定,不能有絲毫的擅抖.可以射140的弓是硬弓,拉開它要用大力氣,用大力氣手就容易發抖,但他不能抖,一點也不能,連呼吸都要屏住.假如養由基是大力士,又經過長期訓練,做到這點或許是可以的.

其次,他可能知道拋物線,也可能不知道,但至少應該懂得:射得越遠,瞄準線就越高.即便他不懂物理,也應有這個常識.我們假定他很聰明,懂這道理.

第三,懂道理和懂做相差甚遠,就象有科學頭腦和成為科學家相差甚遠.瞄準遠物射擊時,瞄準線要高,但高多少?古代的弓是沒有現代步槍那種表尺和準星的,也許他懂得在弓上刻分划線.考古中已發現出土弩身上有用途不明的刻痕,有專家懷疑是用來瞄準的分划線.

會不會單憑經驗?那他只能是個天才.現假設他就是個天才.畢竟這種人幾千年歷史中才記錄了幾個,幾千年出幾個天才并不奇怪.

第四,每把弓的彈力都不一樣,每支箭的長度、重量、形狀也不一樣,每個人的手臂長度也不一樣,于是同一個人用不同的弓、箭,或同一套弓箭讓不同的人使用,效果是不同的,故我猜測養由基一定有自己固定的弓和箭,而且弓的大小和力度、箭的長短、重量、制式都要一樣,不然他每射一支箭,都要重新適應,即便天才,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做到百發百中.

假定他這些都做得很好,他可能有自己的私人弓匠(也許他自己就是)和獨門製弓箭秘技和嚴格的技術要求.

第五, 溫度和濕度.一年四季溫度變化很大,而神射手的弓箭也逃不出熱脹冷縮的宿命,當溫濕度變化時,弓的彈性是會改變的,等別是古代那些用角、筋、木等純天然無污染但會吸潮的原料製成的弓.養由基可以製個弓袋以減少濕度變化的影響,但溫度他很難改變,或許他總把弓放在懷里以保恒溫?可人的體溫在運動後也會升高,還會出汗……

不同的濕度,弓弦的緊張程度都不同,假如那天天氣特別潮濕些,他的弓弦就松,拉到和平日同樣位置,彈力也會小,再用同樣的方法射出去,落點就低了.除非他把各種不同的濕度情況下箭的射程都記下來(古代無法測量濕度),否則百步之外,也許能射中一個人,命中楊樹葉就很難了----還要百發百中.

事情至此,已經很復雜了.如果養由基還能做到,要他去做科學家也不是很難的事,但下面還有更多難題在等他.

第六,他必需把箭標準化.每支箭都要有相同的質量,否則重的箭會射低,輕的會射高,為此他得有一套精确的天平和砝碼這倒不是很難的事,只要他想得到.箭頭形狀必須相同,否則風力影響有差異,射出的位置就有偏差,在短距離內偏差不明顯,但百步之外要射中楊葉,那就要嚴格要求了.

箭尾羽更要注意,那是風阻最大的地方,形狀、角度都要完全一致,假如射箭時手碰歪了一點點羽毛,箭射出去後的偏差就不是一點兩點.以古代度量衡的精度,他做得到嗎?他是自己造箭還是有私人工匠?不得而知.也許他還有一套私家標準度量衡,如果他把射箭花的時間用來發明機關槍,應該都足夠了.

以上都是人力可能控制的東西,只不過在古代的思想和技術不大可能做到.下面這幾點,就只有上帝才能控制了.

第七:風的影響.風按方向分有順風、逆風、側風,側風還有不同的角度;按風力還可以分大小,要命的是風還是一陣陣的,因為它不是電風扇.我猜養由基射出那支成語之箭時應該沒風,否則他會丟人現眼.箭的尾羽最招風,最怕橫風,一點點風就可以把箭吹偏了.天有不測風雲,特別是突如其來的陣風,今天的氣象局都無法預報.

從以上幾點看來,我無法相信養由基能百步穿楊,除非他碰運氣,可一不可再.古書上寫得他很有自信,看來是演戲,或後人的生造.

後來看了一篇文章叫"箭與禪",講的是日本箭道,說射箭時要達到類似氣功入靜的忘我狀態,就能不用瞄準,甚至不用看靶,而射中目標.據說可以第一箭射中靶心後,第二箭再射中第一支箭的尾巴,將它劈為兩半.

這可太玄了!沒親眼見到我是不相信的.假如那大師真有這麼神,他怎麼不去參賽拿冠軍?書中說:要想把箭射入禪的境界,就必須拋開名利乃至生死,所以他對奪任何冠軍都毫無興趣.

可他卻要靠教人射箭混飯吃!這不很矛盾嗎?注意,作者并非在深山中把大師找出來,而是去箭道館交錢拜師學藝的.

以此類推,養由基可不是淡泊名利的人,他是春秋時一名貴族武士,要上戰場打仗的.我們可以假定他真有這種本事,然後用反證法來證明這不可能.

如果他真有如此厲害,那在戰鬥中,他只需帶上一百支箭,百發百中,把敵軍大小軍官逐一射殺,戰爭也就結束了.古代戰爭雙方距離并不遠,歷史記載兩軍對壘時,將領們互相喊話不絕于書.劉邦被項羽射中胸部卻假裝射中腳趾就是一例.有得兩三個這種神射手,就象擁有原子彈一樣,仗也不用打了,不戰而屈人之兵.

但史書并沒有記載發生過這種事,故可反證養由基的本領沒這麼高,百步穿楊只是個傳說,或夸張或一時碰運氣射中.

與之比較,史記中的飛將軍李廣也是個神射手,但司馬遷寫得比較老實:李廣雙臂比一般人長(猿臂),這種人可以把弓拉得比一般人更開,射出去的箭也更遠;李廣沒有把握時決不射箭可見他會有沒把握的時候,一射就必殺!("……其射,見敵急,非在數十步之內,度不中不發,發則應弦而倒),并非百步穿楊,而是數十步內射人(這也很厲害了).而李廣曾和匈奴的射雕英雄對陣并擊敗三人,可見所謂射雕英雄的箭術比李廣還差點,否則被幹掉的就是李廣了.所謂射雕,當在其低飛時射擊.

李廣的子孫也學射,技術也不錯,但沒有能和他相比的,當屬天賦異能.

有首詩曰:”林暗草驚風,將軍夜引弓.平明尋白羽,沒在石棱中.”據說是射箭者進入一種氣功狀態,出功後再射,卻怎麼也射不進石頭了.這是無法考證的說法,不作討論.

結論:百步穿楊是夸張或碰運氣.

城市隱者

2006/9/23

 

追蹤者

紅葉,又見紅葉,

紅葉,又見紅葉,
秋天,又是秋天...

踏歌行

在那高高的青山上,有怒濤一樣的白雲!
在那無際的群山中,有我愛的清風.
迎著風,我走在洁白的雲邊,四周是深色藍天.
我唱著歌,給那爛熳的山花!

關鍵字

隱者的天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