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09/05

以色列遊記



本文寫于2012年,跟現在的巴以沖突無關。
當時我在某天主教學校工作,旅行目的是朝聖,所以內容與照片很另類。全文無美食、打卡、攻略,完全是個人隨機感受,不喜勿浪費寶貴時間。


1)$$$

旅費要兩萬,我們自己掏一萬四千,學校補六千。
如果不去朝聖,拿著這一萬四千元錢,我可以吃多少美食,買多少奢侈品……
不過我之所以有今天,皆托教會之福,這輩子是該去一次聖地感恩。雖然我不能證明神是否存在,但回想自己曲折離奇的一生,多次陷死地而後生,似乎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,總覺得冥冥中似乎有種力量在守護我、指引我。

按理說,神是無所不在的,全能的,如果你有呼求,不必去聖地,在任何地方應該都可以.不過,親身到神曾經顯聖容、展神迹的地方祈禱,或許會另有一番體會吧?


2)準備

年青時旅行總會做充份的準備,例如背熟地圖、當地風土人情、景點來歷和傳說、物價、美食等等,爲一次旅行而讀好幾本書是常事。行李以“未日生存”爲准,食物、武器(年青時安檢不嚴)、釣魚、生火、宿營工具......一應俱全。
現在簡化成“能活一天”裝備了。除了換洗衣物、潔具、相機和一點美元(在以色列通用,且商品都有美元標價),行李少得讓同伴們頗感意外。事實證明就連這也有三分之一是多餘的——比如刮胡刀就由始至終沒用過。

換美元時我吃了一驚,一千澳門幣才換來一百二十五美元…一個在新聞聯播中濫發貨幣的國家,鈔票還這樣值錢…美帝欺人太甚啊!

後來這一百多美元還拿出一半交了司機和導游的小費……好在我根本沒打算買什麽東西,不然就慘了!



3)安檢

我們在香港登機。去之前聽說以色列的安檢很嚴,其實也沒什麽,也就是在出機票的地方有兩個持衝鋒槍的特警,和幾個樣子古怪但很和善的猶太官員,多問了幾個問題而已(不懂英文的話,對方會拿一張中英對照的問題紙指點,你只要說yes或no)。

這和天朝相比簡直不值一提,很多天朝禁止的小東西都可帶上機。只是大家都知道以色列的敵人是誰,也明白它的擔憂,但天朝的敵人是誰呢?



4)飛呀,飛……

聽說只有以色列航空公司的飛機才能飛以色列,所以一上機,迎接我們的就是猶太空姐們了。她們不漂亮,但笑容很真誠,服務很熱情,比天朝千里挑一的美人空姐的職業假笑要親切。

然後我們吃了一頓以色列的飛機餐,因爲是第一次,我感覺味道還算好,第二次就不說了。

接下來是漫長的飛行……

坐在狹窄的座位裏,熬著漫漫長夜,心裏痛苦不堪。想起平時總覺得時間不够用,現在却嫌太長;想起之前教青局免費讓我去澳洲參觀,我却怕猪流感(媽的我又不是猪)、怕坐十二小時飛機、怕想家而推辭掉,現在却要花一萬多元錢、坐同樣久的飛機、離家同樣遠、去一個四面楚歌的國家……

機上可以看電視、玩游戲、聽音樂,可惜電視看不懂、音樂不好聽、游戲也不好玩(這個以戰爭聞名的國家的飛機上沒有戰爭游戲),而且我回來還得受一次罪啊天哪……



5)領禱

終于熬到飛機著陸那一刻,坐上大巴,直奔酒店,一個陌生的國家在我們眼前掀開它神秘的面紗,但我却沒心情去看一眼,埋頭背禱詞。

因爲來之前,老師們都分好組, 一路上每組要負責兩天的祈禱:早禱、晚禱、餐前禱、分享(相當于即日寫作文)等等。我被分到第一組,屁股沒坐熱,就要帶大家祈禱了。
 
尷尬了...
我不是宗教人士,平日祈禱都是聽人擺布,不必操心;而且我生來又不喜歡帶領別人做事,特別是自己不擅長的事,現在忽然要領著一幫資格比我還老的人祈禱,心理壓力是很大的。一路不停問有經驗的老師,應該說什麽,注意些什麽,先後秩序如何,搞得游興都沒了。本來對旅行就有點厭煩,現在更變成受罪。

我喜歡一個人坐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裏靜靜地祈禱,而不喜歡一大堆人坐在一起祈禱,那樣毫無感覺(與天地一體的感覺),更不喜歡帶著別人祈禱。唉,不過這既然成了一種任務,也只得當演戲那樣去完成。本來真心誠意的祈禱,這下變成和尚念經:有口無心了。
 

尷尬了...



哥就是那種每逢開會就躲在角落摸魚的人

     好在同事們知道我是外行,沒讓我唱主角,壓力還沒大到難以承受;另外我們是首批領禱者,做兩天就沒事了,先苦後甜,剩下八天還可以輕鬆地游覽,最後一組的同事才是最可憐的。

     看誰哭在最後啊,哈哈……
 

拍我們的照,讓別人祈禱吧

6)住在修道院

        兩個小時後,巴士把我們從特拉維夫機場拉到真福山酒店下榻。
 
 

        這是由某修女院辦的酒店,沒有星級,只能算招待所,吃住都很簡單,但環境很幽美,就在加里肋海旁邊的山上。

        後來我看地圖才知道,這兩個小時裏我們從特拉維夫以四十五度角由西向東穿越了以色列。如果有公路環繞的話,恐怕不到一天就能圍著這個國家兜一圈了。

        房間很簡陋,牙刷肥皂都欠奉,但我自己帶了。最要命是熱水瓶、煮水壼也沒有,結果整晚沒水喝。後來住另一間修院招待所也是一樣,不提供飲水!第一次來以色列的人一定要注意這事。

        淋浴間用玻璃門圍住,窄得很,大約只有0.25平米,動作大些就撞到門。
 



(以色列的插座--逆世界潮流而動,自絕於人民)
反華插座

自絕于中國人民


馬桶的入水位置竟敢與天朝不同!憤怒!

沒聽過這個牌子,抵制!


厠紙總是好幾卷,什麽地方都一樣
  
        以色列人不偷厠紙的嗎?太不像話了!辱華!

        安頓好,打開窗看外面的夜色。陣陣熱風吹來,路燈的光影中,草坪、椰棗樹和教堂默默地存在著,四周安靜得有點耳鳴。

        打開電視,大約有五個台,一個台沒聲音,其餘是聽不懂的鳥語,內容除了唱歌就是新聞,除了新聞就是家庭劇,除了家庭劇就是宗教儀式。

        我扔下搖控昏倒,第一夜就這樣過去了。



7)以色列的早餐

        第二天早晨,我們開始以當地食物維生,第一頓早餐是自助的。

        以色列的食物有兩個特點:一是酸(差點沒把老子酸死!),二是面餅。

        去過魯國的人都知道,魯人的餐桌上總會有饅頭。以國的面餅,就如同魯國的饅頭,無論你吃到哪裏,都會有它的身影。

        面餅分實心和空心兩種。第一次吃的是空心餅,我用中式思維裝了一堆雜菜進去,一口咬下,以爲又香又辣嘎崩脆,誰知酸得我口水差點穿過腮幫子射出來!以後再也不敢動那些酸菜,只用牛奶和芝士送餅。其餘食物的味道和天朝大國也根本沒法比,所以如果你們在這篇游記裏找不到一張食物的照片,不是你不够努力,是真的沒有哦。
 

餐前祈禱


        別怪我,換其他中國人應該也沒興趣拍的。
        如果說我大清的食品是藝朮品,那以色列食品就是一種戈心讓你食用的物品,沒有任何展示的意義。
        以色列食物雖不咋地,但應該沒有地溝油,他們常用的是橄欖油。

        導游說橄欖油分三等,第一次榨出來的最棒,用來做沙拉,直接吃;第二次榨的用來炒菜;以極端暴力榨出來的第三道油,就只能用來點燈了----古代以色列的燈很像中國的茶壼,與阿拉丁神燈同款。

        我好奇地問導游:“怎麽我平時吃橄欖都不覺得有油呢?”

        經九轉傳譯後,導游回答:橄欖之油也,不在其肉,而在其核也。

        嗚乎,吾聞其言而大悟:看來下次吃橄欖得把核攢起來。
 

榨橄欖油用的碾子

        以色列盛産橄欖,到處都是。剛開始見到橄欖樹我還覺得很新奇,特地爲它拍了豐富詳實的寫真,又與之合影。
 




看看什麽叫橄欖綠

        後來才發現,這根本是閑得蛋疼……

        以色列人不但用橄欖榨油,還做成酸橄欖直接吃。

        早餐時有一大盆放在那裏,我一直很喜歡吃橄欖,見有個飯瓢插在一堆橄欖中,忍不住弄了兩顆吃吃----還好是兩顆……味道如何呢?答案在本文中找。

        之後我再也沒碰過這東西。

        我有一親戚,政治面貌是新疆農民,此次也厚著臉皮混進朝聖團。據他評價,以色列的食物和新疆很像的幹活。

        以色列另一種分布極廣的植物是椰棗樹,在我這類植物學外行看來就像一棵長了許多棗子的棕櫚樹。其實我經常分不清椰子樹和棕櫚樹,除非它結了果子,現在又來個椰棗樹……

        吃早餐時常有椰棗提供,很甜,像中國的蜜餞。我不知道它本來就這麽甜,還是因爲加了糖或蜜。經常能揀到樹上掉下來的椰棗,聞起來沒什麽味,又不敢放進嘴裏嘗嘗(不知被鞋還是輪胎壓扁了),所以就沒能解開這個謎。
 
飯堂和外面的椰栆樹
 
視頻截圖,路邊的椰栆樹



8)招待所景色

每天無聊的游覽後,我很高興能提前回到住處。

店裏客人不少,但外面人却不多,很寂靜,適合散步。又有很多景色優美的角落,可以坐下看看書,想想事。

我很喜歡坐在那下午五點就關門的小賣部門口,一棵矮鳯凰木下,那張鳥屎斑斑的木桌邊的長椅上,看看帶來的書,看看山下藍色的加里肋海,擔心著家人是否和睦,兒女們會否出事,父親的傷口是否順利愈合,還有國家的未來……
 
跟新疆人在鳳凰樹下喝啤酒
 
(從住地遠眺加利利海)
 





  晚餐後祈禱完畢,我又來這裏看星星。除了北斗星和北極星,其它都不認識。還有那只在照片上見過的銀河,至今都不肯定它的踪迹。

  經過仔細觀察,我確定“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”這句話肯定是錯的。

  這裏還可以看到日出,但這有什麽好看的呢?每次去到一個旅游景點,如果能看到日出的話,必定會有一幫人神經兮兮地準備爲此犧牲寶貴的睡眠時間。
  我因爲沒有電腦玩,又沒有電視看,所以在這幾天裏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壞習慣。起來還沒到吃飯時間,閑著沒事也跟著一幫神經病去看日出,當那個我們看了幾百萬年的傢伙如常出現後,大家都很滿意,覺得很有收穫,人生很有意義(無聊嘛)。
 





        這裏最奇怪的是清潔工,他們不用掃把,而是背著個鼓風機到處吹。大清早發出嗡嗡巨響、散著臭油味、搞得灰塵滿天。

        遠眺伽裏肋海兩日後,我們終于乘車來到了海邊:
 



清澈的海浪沖刷著晶莹的石粒,讓人有想喝的沖動
海邊的餐廳


9)以色列的天氣

        非常簡單,你根本不用看天氣預報.我們呆了十一天,天天都是解放區的天.

        但你最好還是帶把傘,當然是遮陽用的.我帶了傘又懶得用,一直戴著臨行前在地攤上買的鬼子那種遮陽帽.幸好以色列人和皇軍沒仇,不然以他們喜歡扔石頭的習慣,我會被打成猪頭.

        那些日子我經常盼望下場雨,當明白神不可能滿足我這種怪异的願望後,就退而求其次,希望在路上行走時,天空中能飄來幾片烏雲,幫忙擋一下熾烈的陽光.但天主連這個都不給,到走那天我都沒看到天上有一塊比較像話的雲.

        這種陽光燦爛的日子真讓人受不了.

“望著天空的女孩,想把那雲撥開.烏雲請你離開,陽光露出來!”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----這位歌詞作者如果來以色列住一個夏天,可能會後悔寫這歌.
        如果硬要用一首歌來形容以色列,我覺得應該是:
熱風輕拂地中海啊,綠浪逐沙灘。
沒有烏雲遮太陽啊,曬得老子眼發藍。
站在門前四面望啊,到處是教堂,
夜晚走在大街上啊,耳畔充滿唱經聲。
以色列啊,以色列,猶太的以色列,
童年我只能聽黨的宣傳,
陽光,乾旱,椰栆、橄欖樹,還有不少阿拉伯人......


10)反科學手錶

        我戴了一塊在祖國買的假表潛入以色列,準備在適當的時機高價賣給阿拉伯兄弟。但事實上,每次我還沒開口,阿拉伯兄弟就主動向我推銷他們自産的假表了。

        能和中國做兄弟的人民,都有兩下子,我只好打消出賣祖國手錶的念頭。

        這塊表每天慢五分鐘,非常的准,絕不會慢四分或六分鐘。

        它也非常的反常:在以色列乾燥酷熱的環境中,它的表面上總給我蒙上一層水汽,密度大到連指針都很難看見,連向我推銷假表的阿拉伯兄弟都很不齒,也令祖國蒙羞!

        奇怪的是,才回到潮濕悶熱的澳門兩天,它居然就幹了!表面晴朗如以色列的天空。我白白受了那麽多年的科學訓練,却楞是想不出這是爲什麽!



11)仙人掌,果之味

  我們去參觀一羅馬廢墟時,路上見到一蕞蕞仙人掌頂端倒吊著些青色、黃色、淡紅色的果實.導游說這是可吃的,全車立即嘩然,唾如泉涌,中國人的好吃本性表露無疑.

  導游平靜地請大家忍耐,說是下一處景點可以讓我們隨便摘.于是我們充滿期盼,覺得外國的月亮雖不比中國圓,但野果的確比中國多,全沒想到導游平靜的語氣中暗藏殺機!

  當時我曾想過:這果子大約不好吃,否則以色列人民就太高風亮節了.然後幻想同事們摘下果子放進嘴裏,一個個五官移位,吐了一地的樣子……不過,之前我曾在一個集市上看到有這種果子售賣,如果很難吃的話,怎麽會有人買呢?不過,像酸橄欖這種苦死人的東西都能賣,所以也不是不可能.
 
 
 


羅馬兵營廢墟

亭狀建築是保護作用,非古迹

兩千年前的地板磚


  參觀完羅馬兵營廢墟,沒看到傳說中的羅馬厠所,就往山上爬,去看居高臨下的總督府.才爬了一小段路,路邊密密麻麻的仙人掌上吊著的累累果實,就讓我們亂了套!
  
果皮上每個褐點就是一叢刺

  和我同房的死胖子頭大無腦,張牙舞爪撲過去,立即中招幷發出尖叫。我警惕地用報紙夾住果子摩擦幾圈,才將其摘下。以爲革命成功,好奇地用手指輕輕(還好是輕輕地)點了一下果皮上一個褐色的、看起來完全無害的斑點,再輕輕把手指抬起,就見一叢細如蜂針、半透明的刺扎在指肚上,被帶了出來!
  我靠,真陰險啊!

之後我就把有限的時間用在無限的爲手指拔刺中去了

 
死胖子,ME,新疆農民

  扯掉這些刺後,我小心地用一頂旅行團發的垃圾太陽帽掃果皮,那些隱蔽的刺不沾塑膠、不粘報紙,對布和皮膚却很敏感,所以用布可以把它粘出來,但還是中招了!

  一些刺不知是被風吹的還是我沒掃乾淨,不知不覺粘了些在手上。表面看不出來,一碰東西就感到刺痛。對著陽光仔細看,才找到幾根比頭髮還細好多的刺。仔細掐出來,再一碰衣褲,又是幾處刺痛,只得又找、又拔……直到三天后我還不時地感到這裏刺一下,那裏刺一下……真tnnd!
回住處後,切開一個吃吃,味道真好。

  當晚有好事者上網查了資料,早晨宣布:這仙人掌果和西游記裏描述的人參果有點像,但稍遜一籌,要四年才成熟。食用後雖不能與天地同壽,但也包治百病,什麽癌症啦、神經病啦都能搞定,外加美容、抗氧化、延年益壽等副作用,聽得大家神魂顛倒,只有少數幾個被科學污染的傢伙表示懷疑。

  懷疑也不影響吃,第二晚我又吃了一隻,結果舌頭和手上又各中一刺……之後再見此果(路邊常有),俺也像導游那樣淡然處之了。

  導游是印度移民,經此一事,我對他算是長了一智,希望駐守在麥克馬洪綫附近的我天朝官兵也多加小心。
 
哥正警惕地盯著阿三

  
  很久以後,我發現澳門也有這種果子賣,當然是拔了刺的。我買兩個,主要是想回憶一下那段美好時光。
 
澳門同款(攝于8年後的2020年)




12)以色列的植物

        第一次在車上臨窗遠眺,只見滿目蒼荑,到處都是枯黃的草,許多還頂著個刺球,仿佛天朝大國的深秋景致,但氣溫却是三十多度。


 

       然後又有一叢叢矮壯的樹,枝葉暗綠,像蒙了一層灰,那就是三毛夢中的橄欖樹了.
 
乾巴巴的土地綠油油的樹,一看就是有人罩的

        據說地中海氣候分雨季和旱季,我們來時正是旱季,沒有人保佑的野草都枯了,有人培植的花木則鬱鬱葱葱。

狗仗人勢的植物

"上面有人"的植物
 
  
  以色列缺水,人工種植的作物多用管子連接,定點澆灌,有點像滴灌那種設施,而不像中國農田流水嘩嘩地。

  這裏許多植物都帶刺,不要亂抓。前面提到的草頂上的刺球,堅硬得能把洞洞鞋的底刺穿。
 

一邊是肥嫩多汁的花,一邊是幹得冒烟的土




13)以色列的水

        之前說了,住處沒有飲用水提供,也沒有煮水設備,那要喝水怎麽辦呢?

1)你可以自帶一個電水煲煮水;

2)吃飯時,餐廳會提供飲水,趁機把你的水壼加滿。什麽你沒帶水壼?...永別了同志...;

3)買水。我們的旅游巴士上提供的小瓶水,一美元一瓶,你要買嗎?不買?渴死你!買?想想這以色列的一小瓶,却等于中國的七大瓶,你怎能買得出手?

到我們的旅遊巴賣水的大爺

        以色列的水那麽貴,是不是味道好極了?不,剛好相反,味道壞極了!怎麽壞我無法形容,當然我不是說它無法形容的壞,但那味道,你要嘗過才明白,很不好喝。

        不過,也要看您來自何方。在中國某些地方,那水的味道跟以色列也差不多。我喝過最好喝的中國水,一是桂林,二是青島。

        好吧我上面說的是旅遊區的水價,便宜的水要去非旅遊點的超市買,一美元兩大瓶,每瓶兩升。我一看到價格就立馬買了六瓶,太重了,一個人背著吃力不討好,只得分給別人一些,幫我省老錢了。
 



14)從香烟看以色列的物價

        前面說了水價,現在談談烟價。

      自從林則徐...啊不對,自從澳門政府實行全面禁烟後,這裏不准吸,那裏不准吸,拿著烟一不小心站錯地方就罰六百大洋(可能有烟民抗議,現在减爲四百了);過關只准帶五包烟,一不留神帶多了不知要挨什麽處罰(我沒挨抓過故無可奉告).(2023年補記:目前罰1500元,過關只准帶19支)

      一片綠色恐怖下,我等烟民皆成驚弓之鳥,惶惶不可終日,又有如過街老鼠,人人鄙視……黑暗……

     帶著這種受壓迫人民的心理,我只敢在旅行袋裏塞了兩包烟就上路了.因爲我懷疑,像以色列這種地方,應該比澳門更文明、更先進,禁烟手段也更凶狠毒辣,說不定你猫在哪個角落,賊眉鼠眼看了好久,哆哆嗦嗦掏出支烟,還沒塞進嘴裏,就有幾支槍指著你了,然後挂牌游街……呃,文明國家不至于這樣吧?但罰你幾千美元是可能的,因爲烟民都是錢多了燒的,所以還是小心爲上.

      在香港機場過了安檢後,我松了口氣,沒人問我包裏的烟和火機.但手無寸烟的我,還是在上帝的指引下,走進了吸烟室,幷成功地遇上一位好心人士,給我一支軟中華,真他娘的好抽啊!可惜價錢太貴,捨不得買.

      但萬惡的以色列政府很快就教育了我:該花的錢就得花,不花咱就逼你花!

      邊吞雲吐霧邊和面前這位每天燒掉一條大中華的老闆聊天,他對國內的安檢很不滿,說自己曾不小心把朋友送的、價值上萬元的火機(鑲鑽石?)帶在了身上,然後在安檢被要求扔掉或寄存,他提出把火機的氣體放掉,打火石取出,也未獲准,最後只得寄存,接著還得勞煩朋友千里迢迢送還.

        老闆指著周圍個個有火機的烟民說: “你看人家香港機場就可以帶火機進來!”我聽完義憤填膺,和既得利益者一齊大肆詆毀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安檢.

        來到以色列後,起初我非常小心,仔細觀察周邊環境,發現幷不像澳門那樣到處貼禁烟符號,但大多數地方都買不到烟,革命形勢不容樂觀。也許是人家的禁烟措施已深入人心,不必到處亂貼“牛皮癬”吧?另外,我隱約記得,猶太人是反對烟酒的。

        繼續觀察下去,又有驚喜.原來許多餐廳桌上都放著烟灰缸,而且一些地縫和墻角,也遺留著烟民們戰鬥過的痕迹:烟蒂像機關槍猛烈掃射後的彈殼,撒了一地.

        于是我膽子越來越大,即便在聖地教堂外,也敢叼著支烟閑逛。偶爾見到戰友們正在開火,就想交流一下,可惜英文太爛,只能相逢一笑抿抿嘴,一切盡在不言中……

        順便提醒各位烟民:值中東風乾物燥,滿地乾柴之際,要注意打掃戰場,不留火種,以免搞出什麽事讓<日人民報>借機大作文章,說咱中國人素質低,不適合民主云云……

        話說回來,因爲發現以色列可以滿大街抽烟,所以我帶來的兩箱子彈很快用光了,得補充。然而這裏的小賣部十有八九是不賣烟的,偶爾有賣的,價錢是多少呢?就拿大家都知道的美帝駱駝烟來說,要價七美元,而且其他烟也基本上是這個價。
 

辱華香煙

       想想硬中華烟多少錢一包?人民幣45元,7美元差不多就這個數,却只能買包普通烟,你說我的心裏能不流血嗎?烟對我來說又是必需品,只好忍痛買了三包,儘量省著用。

      不料某日,我叼著烟大搖大擺地走過一個小建築工地時,裏面幾個看似阿拉伯裔的(包著阿拉法特同款頭巾)、正在休息的工人見我就問:從哪來?我曰:中國。他們馬上用中文說:你好!然後問我要烟抽。爲了中阿(還是中巴)友誼,也爲了中國男人的尊嚴!我裝作不心疼的樣子拿出幾支請他們抽,但之後只要我手裏拿著烟,就决不和阿拉伯兄弟們對上眼。

      在特拉維夫機場候機時,我巡視了賣烟的店鋪,隨便一條烟價格都在一百美元上下(通常有上無下),至少要人民幣四五百元,散買更貴。

      回到祖國大地的第二天,我就買了五包以前從來不敢染指的中華,以解心頭之恨!

      在機場,我身上還剩二十多美元,老想著買點什麽紀念品帶回去給家人分享。看中一件襯衫,上面印著什麽“歡迎來以色列”、“以色列好,非常好"、"以色列强大,很强大”之類。在國內這種印有旅游廣告的衣服不知值不值十塊錢,在這裏就要兩三百元人民幣,够買正牌耐克球衣了。

      想到這我又去耐克專賣店看了看,剛好見到和我脚上穿的一模一樣的鞋,我買時用了澳門幣五百左右,這裏的價格折成澳門幣就要六七百了。

      我總想不通,以色列人穿得幷不好,車也不好(很多韓國車),房子也舊,給人一種感覺就是:這裏幷不富裕。但物價這麽高,當地人民能承受嗎?還是他們另有買便宜貨的地方?或者他們工資很高,只是不愛把錢花在某些地方而已?
 
路上的車


      最後,我在機場買了兩包當地産的糕點,就把那二十美元花光了。



15)狡猾的中東人

        本來標題是“狡猾的阿拉伯人”,在機場買糕點後,我把題目改成現在的樣子。

        爲什麽?

        因爲賣糕點的那個女的很明顯是猶太人。

        說句題外話,在以色列我見到很多阿拉伯人,發現他們和猶太人在外貌上區別很大。阿拉伯人粗壯,相貌很有男子漢氣概,有些凶悍的樣子(不過打起仗來,外表這麽威而剛的人却屢遭慘敗);猶太人很文弱,相貌有些古怪(怎樣怪沒法說得清),比較和譪。我很懷疑當年納粹是不是也像我這樣辯認猶太人的?

        話說回來,當時那兩盒糕點標價都是8.9美元,我給了二十美元,找回兩美元。

        我感到奇怪,呆在那拚命想,腦子變漿糊了----遇到匪夷所思的事我就會這樣。

        同房的胖子來問我買了什麽,我給他看了,然後討論這事。正好另一位精通英文的女同事也走過來,我就把情况告訴她,她說:對呀,還應該找錢的。

        我這才相信自己沒有忘記加减法運算,指著售貨員搖頭皺眉表示不齒。女售貨員見我這副怪相,睜大眼做出詫异的樣子。

        我的同事就向她說了原委,她的回答很簡單:沒有美元找。

        我說:找以色列的錢也可以啊。

        同事幫翻譯後,女售貨員就找回兩個以色列硬幣。當時我以爲找齊了,回澳門後妹夫說那好像是兩個五毛的銅幣。因爲一美元大約等于4個以色列元,所以對方應該找回四個硬幣才對。我一聽大怒,忙翻錢包查證,那兩個銅板却不知扔哪去了。

        雖然我也不缺這倆錢,但這件事讓我對猶太人的商業道德也開始懷疑起來。這樣挖空心思坑游客幾個小錢(連一瓶水都買不到),很有意思嗎?

        回想起來,以色列很多商品標價都是x.9元,難道這是慣例嗎?

        同房的死胖子不贊成我的行爲,說這簡直有損國體。我認爲生意還生意,和國體沒有關係。要真的談起國家的榮譽,這死胖子才丟人呢。算了不說了,哈哈,得饒人處且饒人。

        那麽阿拉伯人又怎樣呢?

        我舉兩個例子,一個是我,一個是同事。

        第一次買烟付了七美元,我對美元不熟,把一張二十元的不知當成什麽一起遞過去了,對方一聲不吭收下,又去招呼其他客人。我正要走時,站在一邊的新疆農民朋友瞪著火眼金睛說:"你好像給了他二十多美元。"

        我大吃一驚!急翻錢包。因爲我來時帶了一百二十五美元,只有一張二十的,這是第一次購物,如果沒弄錯的話,它應該還在。但它不在,所以我立即一百八十度大回轉帶飄移,由“農民”做翻譯,要老闆拿回錢。

        老闆這下倒老實了,把剛才的錢如數拿出,我取回二十美元,給他五美元,然後用我外交部發言人深表遺憾的眼神看了他一眼才走了。

        另一次是我同事在買水果時,不知把什麽鈔票弄錯了,事後自己想起來已過去半小時有多。馬上找老闆,那老闆也馬上退回了錢。

        這兩件事發生在時空距離很遠的兩個地點,老闆們的行爲却很一致:收錢的時候,他們將錯就錯,决不會提醒你;不過一但你發覺他們的錯,他們二話不說就退還給你。這是一種有底綫的不要臉。

        回想自己在國內也曾經發生過這種事,也舉兩個例子。

        第一例:我買東西給多了錢,店家提醒了我,大家錢銀兩清,感情增進,大團圓.

        第二例:我一個老友買東西多給了錢,發覺後回頭去找,却不認帳了。結局是:我們又找了一個很凶悍的朋友去交涉,不果,該朋友揮磚將店鋪玻璃打碎,電話也砸了,兩敗俱傷。

        所以中國人的性格大約是:要麽當場指出,和和氣氣;要麽事後死不認帳,魚死網破,和阿拉伯兄弟剛好相反。



16)以色列的交通

路窄車少人守規。

        最初幾天,我們在北部活動,路基本以雙向兩車道爲主,有些有護欄的高速路也只有雙向四車道。同時車也不多,司機們很守規矩,禮讓行人,交通非常暢順,沒遇到一次堵車。



        後半段我們移師耶路撒冷,剛進城就見幾輛車在十字路口你爭我奪,讓我差點以爲回到了偉大祖國,倍感親切。
http://photo.sbanzu.com/album/photos_m/27812_1525391_b8a1c.jpg 
 700 × 525


        聖城之路和澳門很相似,路窄坡陡彎又多,兩旁還經常亂停車。好在這裏車輛密度只有澳門的十分之一,故還算暢順,沒遇過堵車。

        “農民”朋友觀察好長一段時間,沒發現鐵路,兩天后便得出此地不宜修建鐵路的科學結論,幷作了豐富詳實的論證。糟糕的是,就在他提出這個偉大理論十分鐘後,兩條鐵軌出現在我們面前…哪壼不開提哪壼…


17)以色列人和他們對中國人的態度

        我們才去了十幾天,又是以游客的身份,想有什麽真知灼見是不可能的,只能講一些事例.這些事可能沒什麽代表性,但只要是真實的,大家你一言我一語,積少成多,真相就慢慢顯現了.

        其實我都不知道在當地人眼裏,我們是中國人?日本人?還是亞洲人?或者黃種人?

        當我們的旅游巴在路上跑時,以色列的司機們都很留意看我們----因爲我也很留意看他們,很好奇的樣子,似乎……似乎什麽呢?中國游客很少很稀奇?

        我們接觸的多是買賣人,多數是阿拉伯人。他們常問我們從哪裏來,聽說是中國,就馬上用中文說“你好”,但表情十分冷淡,給人不好的感覺。

        一開始我以爲他們在說英文,後來經同伴提醒才知道是中文。

        想想如果某日我對英國人說HELLO,對方却以爲我在講中文,那真是鬱悶。

        某次見一個阿拉伯小販的攤位上挂著一面中國“國旗”,令我們很有好感,主動告知自己是中國人,但他聽到後幷沒有什麽特別的表示,還是那副冷漠的表情,大多數經營旅游商品的地攤販都這樣。

        某日在某處,有兄弟倆在賣水果。擺攤的亭子很破爛,設備很陳舊,水果很一般,但那價格在中國絕對是五星級酒店才敢叫出口的。

        兄長看著有十八九歲,陰鬱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;弟弟八九歲的樣子,笑呵呵又帶點羞澀,非常可愛!

        本來我沒打算買這種天價水果,看到這小朋友的樣子,忍不住買了三杯鮮榨果汁。把錢給了弟弟,他就把紅心柳丁切成兩半,放在一部髒兮兮的榨汁機上努力壓,却榨不出幾滴汁來。最後得由哥哥來操作,才榨出足够的份量。

        嗯,小朋友總是很好玩,很招人憐愛的。至于那個哥哥爲什麽總是陰沉著臉?我想他大約不喜歡這份工作吧?

        那個地方有個以色列的“懸空寺”,和天朝北岳恒山那個相似,所以千萬不要相信導游胡吹什麽“世界唯一”之類.

        不知你信不信,我當初是信了……


以色列的懸空寺:
 





        大多數阿拉伯人都沒什麽笑臉,猶太人則很和善,幷不是對我們特別,而是一慣如此.

        那些穿黑色長袍、戴頭巾的女人,我想一定是阿拉伯女人了,她們的表情也差不多,冷峻中帶著刻薄,很少見到笑容.

        猶太女人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情形,就是她們不論老少,都穿長到小腿中部的裙,我從來就沒見過有人穿短裙的.

        喜歡看美腿的兄弟們還是另找地方吧.

        那麽她們游泳的時候是不是也奇裝异服的呢?

        咳咳咳……你神經吧?一樣的啦,人家都穿三點式……我在地中海看到的,但幷不保證那是當地人。

        不過,在加利利海我也看到一家人在游泳,女的的確是奇裝异服……
  
(別看哥,哥只是個幌子,看後面幾個游泳的女人)


        整個旅途中,唯一真正針對中國人的事,發生在一個我不記得名字的瀑布。

        在以色列這種乾旱的季節,瀑布肯定會成爲景點,我就是在這裏把二十美元當五美元交給了賣烟的老闆。

        那瀑布不高,十米不知有沒有,但很清凉,帶著翡翠的顔色,像冰川融水的感覺。走在它旁邊的小山谷裏,氣溫就變得很凉爽。

        忽然我聽見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捅了捅她的大鬍子老爸說: “father, Chinese! Chinese! (爸,中國人)!”

        我馬上向她一笑,做了個很潮的“耶”的手勢,父女倆都笑起來,小女孩也學著我做手勢。他們坐在路邊乘凉,我們就走過去了。本來這也就算了,但走在我前面的那位“農民”兄弟却暗示我人家是跟他打招呼……唉,沒見過這樣自作多情的。

        事後回想:我們臉上沒貼標簽,衣服上也沒漢字,那小姑娘憑什麽一眼就認定咱是中國人呢?難道就不能是日本、韓國、蒙古的人?也許她們看中國人的新聞比較多,對其他黃種人沒概念?但小姑娘像發現新大陸似的直推她老爸要他看的樣子,似乎中國人在這裏很稀奇。

        這就叫“沒吃過猪肉只見過猪滿地跑”,後來我把那瀑布命名爲“猪滿地”瀑布。

        很明顯小女孩沒看過我天朝拍攝的“地雷戰”等經典大片,不然我戴著那頂皇軍帽一出現在山路上,她肯定得大叫: “爹!鬼子進村啦!”

        小朋友都是很好玩的。

        從當爹的那一臉的大鬍子和友善的笑容可以看出,他們是猶太人,怎麽連家人對話都用英文呢?我一直以爲他們在家裏說希伯來文呢。

        美帝文化入侵大大的厲害!



18)耶路撒冷

        在加利利海邊住了四天左右,我們進駐耶路撒冷(一度以爲它盛産“椰子西米露,還是冷的”)一所修院招待所。

        開招待所似乎是以色列修院的慣例,雖然我沒有全面調查過,但我們一路都住在這種地方。



        這裏有一個香港來的神父給我們做了幾次彌撒,臨走那天又向我們推銷修院自産的無花果醬,作價十二美元,折合澳門幣180元(人民斃140元)左右,說是買了它就等于爲某些弱勢人群做了貢獻,所以我就買了一瓶,至今都不知其味,因爲拿回來一周還沒吃就發黴了(論防腐劑的重要性)。

        大多數團友都買了,回程在機場安檢時,被機場人員詢問過,但沒開箱檢查。或許因爲我們是中國來的教師團,又有修女隨行,所以保安人員對我們都不提防,你說啥就是啥。換成阿拉伯人不知會怎樣?

        修院後山據說是耶酥升天的地方,屬￿聖地,而每個聖地都必然有修院。我在那揀了幾塊白色的石頭帶了回來。耶路撒冷的石頭大多是灰白色的。

        這個城市建在起伏的丘陵中,我們住的修院在一個山頂上,據說是全城最高點。這裏提到的後山,就是修院的最高點。

        山上很多松樹,最外面那些都向某個方向彎曲,說明此地盛行那個方向的風。我當時還用指南針測過,現在却忘記是哪個方向了哈哈。

        靠馬路那邊有張破椅子,天黑後我常到這來坐著抽烟,看著夜幕下的聖城,很有萬家燈火的感覺,然後忍不住想家,想老婆孩子。

        有點像取經路上的猪八戒……
 



(坐在耶酥升天的地方,思念半個地球外的故鄉)

        夜色中,除了風聲和路上的車聲,就是不知從哪裏傳來的唱經聲,宗教氣氛相當濃厚。

        修院裏住了各色人等,經常去教堂的是朝聖團,從來不去的是普通游客。有一夥年輕人可能道行不够,不能在教堂搞儀式,就經常在山脚下圍成一圈祈禱唱頌歌,我就在山上聽著,想著……

        修院裏種了許多果樹,除了常見的橄欖樹,還有無花果和石榴。

        那石榴裂開老大一個口子,露出裏面晶瑩的籽,像在招呼俺去食用它。我和同房的胖子動了歪念,經常在這瓜田李下的地方走來走去,想動手又不好意思。
        我提醒他說: “如果我們一來,修院裏的石榴就全失踪了,那太丟中國人臉了!”胖子很贊同這個說法,但我知道他心裏還是想吃(不好吃的人也不會胖),就開導他: “要摘,也得等下一批旅行團來了再說,那樣就……”然後兩個賊就惺惺相惜地笑將起來。
        中國人的壞是深入骨髓的......唉......
 
 


有種來咬我呀笨蛋!



        當然,旅行團來了又走,但我們一直沒去摘那些走路都碰到手背的石榴。

        人民子弟兵就是不同凡響啊!

        無花果有青有紫,紫的是熟透了。我看中幾顆半紫的,想過幾天摘來吃吃,不料被某人搶先摘去。此人不知我早就居心不良,還站在樹旁給我介紹經驗,恨得老子牙根癢癢……

        有人說了,你之前不是很要面子嘛,怎麽又對無花果下手了?

        真笨啊你!那無花果目標小,不起眼,摘一兩個沒人知道的,懂嗎?
 



19)死海漂流記

        去死海是整個行程中我最嚮往的,爲此準備了泳褲和拖鞋,還有書和報紙。

        要書報幹啥?

        裝B啊!

        爲什麽嚮往呢?因爲俺教物理不是有浮力這一章嘛,這是很好的素材啊。

        死海的海拔高度好像是-400米,去的時候我耳朵像飛機著陸時那樣咕咕直往外冒氣,微微發痛。經歷了好幾次失聰又復原,耳目一新。離開的時候又體驗一回。

        首先我們參觀發現死海古卷的地方(中國很多傻缺說是僞造的),我心不在焉也沒看出多大意思。
 

熱,暴曬
 幾千年前有幫人在這裏抄寫他們心中的聖經

        烈日高懸,周圍一片沙石地,寸草不生。陽光把地面曬得像煎鍋,這大煎鍋再把空氣加熱,熱空氣上升,將人整個包裹住。
        戴著遮陽帽,也抵不住地面反上來的熱輻射。露在外面的臉一陣陣發燙,像被火焰的末梢撩過。空氣吸進胸腔都感到熱烘烘的,喉嚨一下就幹了。穿黑衣又多汗的人,衣服上一條條白色的鹽析綫。
        我一向是汗高祖,來到以色列後居然就沒怎麽流汗。比以往多喝了好多水,但尿却沒見增長,推知那些水份都人間蒸發了。
        不過,也只有這樣的環境,才能把古卷保存數千年吧。
        酷熱中,遠遠望著山下湛藍的死海,靜臥在鮮黃的山谷和沙地間,很有撲過去的衝動。
 

(照片未能呈現山海的原色,也照不出那滾滾的熱浪)

導遊磨夠了時間才帶我們乘車下去,繞了一大圈後終於來到海邊.

        停車處被人用鐵絲網圍了起來,變成公園的樣子,大概是方便收費。還有泳池,有許多家庭在裏面嬉水,比在死海裏游泳的人還多。

        閑話休說,我們去更衣室換了衣。背包放車上,衣服却沒地方保管,只得穿著拖鞋泳褲抱著衣,沿長長的臺階往下走。遠遠見到胖子在跳舞,後來上岸時他才說是因爲沒穿鞋,被滾燙的泥地煎熬了一番。

        我脫了鞋在泥上踩了一下,果然要命!燙得老子也忍不住跳起來,趕緊穿回拖鞋。

        下到海邊,把衣物交給不下水的同事保管,順便把相機也交給老妹幫忙拍攝,自己踩進水裏。

        之前導游說了,千萬不要讓海水入眼,否則可能致盲;身上有傷口也不要下......不多說了,非下不可!
 
        

沒文化的人

        海底凹凸不平,而且像肥皂那麽滑,我沒走幾步就滑倒,一屁股坐進水裏。手蹭水底往深處挪,嘻嘻,真的漂起來了。趕緊拿起道具做了個死海經典動作:躺在水上假讀書。

 
有文化的人
 

       死海泥據說有美容作用,我們都把身上塗滿,只是沒敢塗臉。

        然後我想來個蛙泳,剛翻過身,巨大的浮力從腿上傳來,頭就往水裏栽,怕怕!趕緊撲騰起來,幸好眼睛沒進水。反複試了幾次,都是下半身浮力大于上半身,仿佛有只手把我的腿抬起,臉向水中沉。想想還是不要冒險了吧,就躺在水上劃來劃去,把自己當船用,但因爲怕眼睛進水,所以不敢把頭放平,脖子就很累。加上陽光太猛烈了,所以我折騰了一陣就上岸去洗澡。
       

        走到門口被一個阿拉伯大媽叫住,要我洗了脚再進去。被她這一鬧我還以爲更衣室裏多幹淨呢,進去一看髒得很,連凳子上都是泥沙,也沒處挂衣服,很糟糕的設備。但比中國要好點,至少沒尿臊味。


20)戰爭的遺迹
        在以色列可以見到很多軍事迷感興趣的東西,不過,如果把這些東西都搬到你家附近,恐怕你就遭殃了。這就是葉公好龍。
        我們的巴士經過的路上,經常可以看到鐵絲網和黃色警告牌,上面有紅三角,那就是雷區。注意不是偶爾看到,而是經常看到哦。

 

        胖子是個軍迷,一見裝甲車、坦克什麽的就大呼小叫,各種解釋,令熱愛和平的澳門人民很不理解。而以色列人對戰爭的厭惡,在飛機上我就隱隱感覺到了(飛機上的游戲裏都找不到一個射擊游戲)。
        之前我還想找一間軍品店,倒騰些以軍的裝備回去,來了以後才發現……還是省省吧……
 
        這玩藝是教堂?軍營?還是碉堡?周遭全是地雷
        去約旦河耶酥受洗的地方參觀時,兩邊就是一望無際的雷區。進去要通過檢查站,導游提醒我們要帶上護照,但哨兵很懶,沒檢查就放行了。河邊還有兩個持槍士兵坐在凉棚下守著一部電臺(怕他們開槍我沒敢照)。
 

http://photo.sbanzu.com/album/photos_m/27812_1525380_ced18.jpg   700 × 525
http://photo.sbanzu.com/album/photos_m/27812_1525379_11285.jpg   700 × 525 雷區

一望無際的雷區


 
 
         這裏就是著名的、從小就在天朝人民廣播電臺裏聽慣了的“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”裏的約旦河西岸。多少人爲了信仰在此拋頭灑血,而作爲一個不虔誠的信徒,我就泡了個脚。
約旦河就這麽點寬度
        有幾個洋人穿著白袍下水受洗,不知是好玩還是認真的。我在一旁看熱鬧,等他們上來才發覺那白袍浸水後竟成透明,其中有個胖女人一出水,我就趕緊把臉轉開,裝作在尋找芙蓉妹妹的樣子……

  約旦之水濁兮,可以濯吾足


當年的戰場

我好幾次想扔塊石頭進雷區,看看能不能引爆幾顆地雷,爲以巴人民排除隱患。但又不確定人家是不是故意留在那以防萬一的,萬一要我賠錢怎麽辦?這裏買包烟都要7美元,地雷的零售價肯定不便宜啊。

連續數日,我都看到路旁高壓綫上套著一個個紅色的球,胖子說那是防止飛機撞到。後來忍不住問了導游,證實了這個說法。可見以色列空軍是經常玩低空突襲這招的,如果是直升機,被高壓綫挂一下,那就真的“挂”了。
 



高壓綫上的橙色警示球

我們從未去參觀軍事單位,只是一路走來都能見到兵營、高炮、坦克裝甲車、悍馬、成群的下崗士兵(個個帶槍,但不會讓人緊張)、聯合國維和部隊軍營和觀察所(爲分開兩個經常掐架的同學),但絕對沒什麽戰爭氣氛,一切都仿佛成了過去。 現在阿拉伯人民正在革自己領導們的命,我估計以後也很少有機會再打了,就讓它過去吧(2023年補打臉:不幸沒言中)。 由于這些場景經常是一晃而過,我都來不及拔出相機開火,就不見了,所以留下的照片幷不多。
 
(路上的軍車,悍馬?)


 (山中高射炮?)
(山中高射炮?)

 

21)波的衍射----特拉維夫海灘
離開時我們去特拉維夫搭機,路過一處海灘,水裏有一截一截的防波堤,海浪從堤間的缺口涌進來,成圓形擴散開去。這個非常熟悉的場景,是我在物理課上講波動學時常用的一張照片裏有的,今天才知道它是以色列的一個海灘,真是幸會,幸會啊。
 
自拍圖丟失,此圖來源網絡


22)回家----倒楣還是運氣?
漫長又難熬的回程,我找到一個可以顯示飛機航綫的頻道,一直盯著它看。
原來飛機先是沿著以色列西岸飛,然後右轉,可能經過了蘇修的地盤(想起那次蘇修導彈擊落客機事件就害怕),然後是新疆還是西藏或者兩個都有,再南北橫穿整個中國,才降落香港。
一下機我們就買了船票,在機場等船的時間裏,我去找中華烟以消心頭之恨,結果沒有烟賣。直到進入候船的地方才看到有中華烟,但不零售,買一條軟中華要上千,我沒帶那麽多港幣,只好作罷。
上船後我給家裏打了個電話,家裏却出事了! 就在我們離開以色列那刻,家中被盜去兩部手提電腦和一部iphon手機,總值上萬元。回想在聖地時,我一直在祈禱家人平安和睦,好嘛,現在家人倒是平安,家宅却遭殃了!早知如此,應該祈禱家宅平安,家人幸福才對。可是修女說過,只能許三個願,我想:國泰才能民安,所以在哭墻等處祈禱時,我寫的是:家人平安、和睦,這就用去兩個願望,最後一個是“某組織去死!”。
可以這樣理解:盜賊入屋時,一家人都在睡覺。如果當時有人醒來,可能會被傷害,要不是我的祈禱靈驗了……嘿嘿……


下面是隨手拍:
這個小女孩,在我吃完飯出來看風景時,在陽臺上呆呆地看我。我向她揮揮手,她就跳了一支旋轉舞,好可愛!
 
爲陌生的中國游客跳舞的小女孩

 




耶路撒冷的房子大致上就是這個樣子.

耶路撒冷全景

 

 
在路邊飯館吃了一餐

 

 
同隊的一個小朋友,他的理想是成爲主教,得趕緊巴結。


聖地十字旗!
 
聖地十字,即一個大十字周圍加上四個小十字,其他地方不能這麽畫 

遊客不少,但也有幽靜的地方讓俺老孫抽支烟(放心我從不亂扔烟頭)

聖殿外的松林,散步的好地方


聖殿外的雜貨攤,請各位*童鞋*找中國製造的產品,答案在本句中.


聖殿門口的衛兵(不檢查行人的)和來朝聖的修女們




 這位老爹好像是聖方濟各修士,戴個太陽鏡,很時髦.
他同意合影我才照的,版權歸本人


 
        看到這件襯衫,我深受教育,原來這就是狐假虎威啊。只是狐狸站在老虎背後...美國和以色列用鮮血和美援凝成的友誼,比蘇聯和中國,中國和越南,中國和朝鮮要深很多啊。 
 
*美國佬別擔心,以色列在你身後*


我也是通過這次旅行才知道耶酥原來是羅馬時代的人.
夥計們,抓住那個邪教頭子!

  
鳮鳴山,伯多祿在鳮嗚前三次不認耶酥
 
         女人:我看見你和耶酥在一起!
        伯多祿:沒有的事,我不認識什麽耶酥
        說起這個故事,我覺得聖經至少比檔史要真實,起碼人家敢寫出真的性情。 檔史裏只有叛徒內奸工賊才會這樣寫,還在崗位上的統統偉光正。伯多祿雖然被嚇得三次否認自己和耶酥有任何關係,其中一次就是有個女人指證他(如銅像所示),然而他後來成了天主教第一任教宗,沒被打成叛徒。
        耶酥也很人性化,在英勇就義前,他慷慨激昂,表示俺不入地獄誰入?! 但在十字架上,他却痛苦哀嚎:"主,你爲什麽拋弃我?"忘了自己之前說過的豪言壯語。這是人啊。
        聖經這部宣揚神的書中,寫的都是活生生的人;"我們的"無神論檔史中,寫的都是神。
  聖母安息處。一個看著兒子被釘死在面前的可憐的媽媽!身爲人父,我能感覺到你的痛!安息吧,死亡是永久的解脫......
http://photo.sbanzu.com/album/photos_m/27812_1526784_62ca5.jpg   700 × 525 好大一片無花果林.其下有清冽的溪水,涼得很.我打了一瓶上來,怎麼也找不到有雜質,終于忍不住喝了一口,然後又一口...一口接一口,終于把它喝光光了. 比市面上買的1美元1瓶的好喝得多!


http://photo.sbanzu.com/album/photos_m/27812_1526778_dfa3f.jpg   700 × 525 這好像是耶酥童年生活過的地方的一座神廟的殘骸.所有殘骸都沒了屋頂,只剩墻和柱.看來古代的建設者們要好好加強一下屋頂才行.


  
猶太教的毛拉,一副很有學問的樣子,卻在玩手機。鄙視!


東正教的神父與修女.
        在這裏,我見到好多種修女,多得連我們的修女都說不出個所以然。只是俺不敢隨便照人家,怕被天打雷劈...(補:不是前面那個,是走在神父後面那個,戴小圓帽的.前面那個是阿拉伯女人,滿臉煞氣)
        還有這個胸前有紅十字的修女,非常漂亮(我罪我罪我的重罪!)。先擺了一大袋十字架在聖壇上,大約相當于我們中國的"開光",又不斷劃十字兼躹躬。她劃十字是上下右左,而不是一般的上下左右,不知是什麽教派?
 
流著奶與蜜的地方

與死海的酷熱相比,地中海算是氣候宜人的了。



清澈的海水


又是一個無敵海景午餐


 

 
 
這頭漂亮的猶太驢很喜歡我,差點想帶走它
 

 
 



 
植被廣闊,天空罕見地出現雲朵

 
 

 
以色列是有清真寺的,不知道阿拉伯國家有沒有猶太教堂?
 
耶酥出生的馬槽,根正苗紅,貧下中農的孩子
 
 
苦路,背著將要殺死自己的刑具,走向生命的終點
 
苦路的盡頭,耶酥最後被釘死在這裏
 
當年的羅馬士兵換成了荷槍實彈的猶太士兵,羅馬人想不到吧?



追蹤者

紅葉,又見紅葉,

紅葉,又見紅葉,
秋天,又是秋天...

踏歌行

在那高高的青山上,有怒濤一樣的白雲!
在那無際的群山中,有我愛的清風.
迎著風,我走在洁白的雲邊,四周是深色藍天.
我唱著歌,給那爛熳的山花!

關鍵字

隱者的天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