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10/30

人生旅途--旅遊巴司機手記

 

人生旅途

旅遊巴司機手記

印象:

第一次對旅遊巴司機留下印像,是在某座名山之下。

當時我青春年少,對世界充滿好奇和幻想,喜歡四處旅行。

那天我們剛下車,跟著聒噪的導遊往山上走。

走一段回頭望,只見天地遼闊、山岳巍巍。連天的草浪中,我們的巴士有如一葉扁舟。迎著風,我們的司機漫步跨出車門,面對無限風光,悠悠點上支煙。多少落寞惆悵,都隨煙飄散,消逝于山水間。

這畫面印在一個少年心中,一晃四十年。


校巴司機

上回說到,我因受不了巴士司機如機器般的人生,不干了。

在家呆一年後,昔日工友問我想不想開校巴,我有點無聊就答應了。

校巴司機的工作很簡單:早晨去車場拿車,開到幾個指定地點接學生,把他們送到學校後,將車開回車場;下午放學時則反向操作一次。

這工作輕鬆但費時間,因為車場離家遠,雖然每次行車只需1小時,但去車場取車、收車、回家共要1.5小時,一天兩班車共花約5小時,周六、日休息。工資每個月6千左右,在澳門只能維持最低生活水平。不過我因為不用供樓,還有些租金、投資收入,所以也不在乎,每日上下班權當做運動。

不料開了一段時間後,忽有一休息日,公司小弟問我想不想接旅行團,把我嚇了一跳。

因為我是個遊戲宅,十宅九(路)盲。在澳門生活三十多年,我連自己家附近的路都沒搞清楚,然後你讓我載一車遊客到處跑?

經過一番思想鬥爭,我還是接受了這個任務。四十年前那段令人悠然神往的畫面,給了一個路盲開旅遊巴的動力。

其實,對許多從巴士轉職旅遊巴的司機來說,認路是個很大的問題,有些從業多年的巴士司機都因此不敢涉足。因為巴士只在固定路線行駛,旅巴則要滿世界跑。

我雖是路盲,但有個不錯的技能:懂看地圖。別說普通的交通圖,就算軍用等高線地圖也不在話下,因為我年青時有個夢想是帶兵打仗……

對懂看地圖的人來說,只要一圖在手,家鄉和地球對面區別不大(地圖夠精确的話)。

我常用的手機地圖有三:澳門地圖通,Google地球,高德地圖。

高德地圖:它可以模糊搜索地名,能規劃幾條路線供選擇,還可以自訂路線。最近又增加了車型選項,可以選車的長寬高,對大型車司機更友好了。因為一般的導航主要面對私家車,而有些道路重型車是無法通過的,司機要留心篩選。

但有時政府搞活動臨時封路、更改行車方向,高德是反應不過來的。還有些說不清原因的亂指路、繞遠路,自己注意吧。

澳門地圖通:是澳門政府出的APP。

優點是:非常精确(完全按比例繪製),標有行車方向,更新較快

缺點是:搜索很糟糕,差一個字就搜不到。而旅行社給的地名可能是俗稱、縮寫,或者干脆就寫錯別字,還不如用高德去查;導航也很糟糕,全部以私家車為對象,完全按它的指示走,大型車踩坑。

Google地球:能看到街景,但都是很多年前的,只在老城區有用;能俯視地面交通標誌,這個更新較快,主要用來看哪些路口可以轉向。這在澳門非常重要!因為很多十字路口是不能右轉的,你在一般地圖上看不出來,只有衛星照片才會顯示。

 

旅遊巴司機認路有兩個關鍵:怎麼去?在哪等?

 

一)怎麼去?

熟悉的地方直接去,陌生的地方看地圖。步驟如下:

1)找到目的地:有些旅行團喜歡去小眾景點遊覽,去你聞所未聞的餐廳吃飯,司機應提前問清楚。

知道目標後還要找合適的上下車地點,這是為了避免堵塞交通和違停罰款Google地球可以看到路邊是否有可停車的虛線、凹位。

先問清楚客人在哪里上下車、該處是否可以合法停車上下客,不能的話要跟公司與客戶溝通。

有些地方依法不準停車,但若位置偏避、交警通常不管、沒有攝像頭,則可以偷雞"停車上下客。

若導遊或客戶堅持在确定會被罰款的地方上下,司機應堅決拒絕,除非對方表示愿意代付罰款。一次違停罰款相當兩小時工資,為了你們少走兩分鐘路,老子白干兩小時?

不可能!絕對不可能!

有些地方雖然合法,但道路狹窄,長時間停車等候很可能堵塞交通,給他人造成麻煩,那就要先在附近另找地方等候,等導遊确定客人已到達上車點才開車過去,上完客立即駛離。

由此可見,我們所謂目的地指的不是目標建築或景點,而是離它們最近、最合適上下車地點。有時它們可能離景點有段不短的距離,但為了不被罰款,也是沒辦法的事。

2)規劃路線:确認目的地後就要規劃出一條旅遊巴能行駛的路線。而且在客人下車後,你的工作並沒結束。因為澳門許多地方只能上下,不能停車等候的。比如大三巴的下客點,不準上客,必須立即駛離,另找地方等候(通常去塔石或八佰伴),所以路盲司機還要一並規劃出從下客點到等候點的路線。

先用高德地圖給出幾條路,再用澳門地圖通仔細沿路審查其可通過性。遇到可疑的轉彎、調頭位,用Google地球看路口是否畫有轉彎地線,以及是否足夠大型車輛通過。

一但判斷失誤被卡在某處,後果很嚴重,這是大車司機的噩夢。如果不能确定,最好不要冒險。導遊的話不要輕信,跟車領隊更不能信,但如果是另一位大車司機說可以過,就可信。

一輛旅遊巴被卡在狹彎處,造成大塞車

 有街景的要看看是否有禁止轉彎、調頭標誌,是否有應遵指示,紅綠燈是否帶箭頭等等。因為街景是多年前拍攝的,現在可能已不同,可根據道路分隔帶的位置、形狀、弧度判斷是否可以轉彎或調頭。如果實在無法判斷,那就要預想車到路口突然發現禁止轉彎該怎麼辦?

3)備用路線:當你懷疑某條路可能禁止轉彎,則應規劃一條備用路線;若經過可能發生擁堵的路段,也應設定備用路線

對新手司機來說,規劃去陌生地點的路線耗時頗長,可以找個舒服的地方坐下,邊抽煙邊刷手機,還是很有趣的。當你成為老司機後,就會苦盡甘來。畢竟旅遊點就那麼幾個,我這種超級路盲跑個五六次都熟了。

 

二)在哪等?

遊客在景點下車後,通常會玩個把小時,若順便在附近吃飯,時間就更長,長得你懷疑人生。

然而這就是你思考人生的最佳時段。

我總覺得人不能活得像機器,人與動物的區別在于思想,我思故我在,不思考的人和死人沒區別。所以在等待期間,我會找個地方抽支煙、散散步,讓思緒飛揚,順便煅煉一下身體。

所以在我看來,理想停車點應有以下特征:能長時間合法停車、離下個上車點近、有公廁、安靜、開闊、空氣清新。每個旅遊車司機都要知道幾個這樣的停車點,不然你會很難受。

介紹幾個好地方:

亞馬喇前地地下車道,通常遊客會從大三巴一路遊覽到八佰伴上車,行程至少1小時,可在此停車等候。

下圖左邊車道可非法停車,右邊可去街心花園天台休息,也可以通過復雜的地道去周邊賭場、酒店。正因為聯接外界的路過于復雜,導致此地人跡罕至,非常安靜。

邊上可停,不合法但從不抄牌。右前方水馬附近入口有廁所。
可乘電梯到1樓休息,吹吹風,看看雲(折椅是自帶的)。
 
亦可去0層花園坐坐,繞場跑幾圈(此處禁煙)

     塔石地下停車場,只供重型客車停泊。兩端有大型公廁,一個在隧道出口旁,一個在地下車場內。上午非常擁擠,午後水靜河飛。位于地庫空氣不流通,加上有些車長時間不熄火,導致氣味難聞,可到塔石廣場散散步。優點是周圍吃飯、購物方便。中央圖書館就在旁邊,毋需任何證件都可進入。
塔石廣場邊小花園,可吸煙;右邊樓梯通停車場,梯底有廁所


科學館通常是送學生來參觀、送遊客去漁人碼頭後暫停于此。正門不能停,保安會赶。其它地方要麼跟的士爭位、要麼黃實線,都不合法,但警察甚少驅趕,多年來我只遇到一次。有廁所,有大片樹林、空地供運動、散步,臨海空氣清新,不禁煙,但經常爆滿。
科學館:大片空地、綠地

為何不,牽我的手,共看海天成一色

駐澳部隊軍營,隔望德聖母灣馬路與威尼斯人相對,其正門再往前一點,路邊有旅遊巴停車場,場內路邊可違停(常有警車跟我們停在一起)。自動行人步道那邊有黃虛線,可合法停,但大巴進入後不易調頭。旁邊有濕地公園可散步(不準跑步),公園門口有廁所。
駐澳部隊軍營南墻外:這個天橋直通威尼斯人,公廁在橋墩後

左邊是駐澳部隊軍營東墻,路左是黃虛線,右邊自動步道通官也街

外港客運碼頭:天橋下有專供旅遊巴候客的位置,非賽車期間,旁邊有大量空地可停。
黃昏的碼頭,碼頭的黃昏

      其實澳門不大,不必非要在景點附近停車。有時遊客在氹仔上下,你把車開到路環等個把鐘頭也沒問題,來回也就七八分鐘的事。路環可停車的地方太多,就不一一介紹了。

同行比較:收入與工作強度

澳門重型客車分三大類:公交車、穿梭巴士(發財巴)、旅遊巴士。

個人觀點,收入最高、最苦逼的是公交車,平均工作時間9小時,周休一日,有幾天年假,收入3萬左右,有少量福利。每次出車約行駛1小時,平均停10個站點。

發財巴收入差不多,但只停兩三個站點,比巴士舒服。因為所有人必須有座位,故急剎、急轉不容易造成乘客受傷,可以像王德彪那樣開車。

旅遊巴,閒雲野鶴,工作時間、時長、收入都不确定,不工作時等于放無薪假。無固定福利。若工作時長和巴士相同的話(實際做不到),月收入約兩萬五。

但同樣工作9小時,旅遊巴司機真正開車時間可能不到3小時,其餘時間都在抽煙、玩手機;巴士司機則要開7小時以上,只有不到兩小時休息(含半小時吃飯時間)。這還必須是老司機、不堵車的情況,新手恐怕只能休1小時,基本是從上班開到下班一刻不停。

旅遊巴司機有時能收到點小費,給多少看導遊和遊客的人品。遊客較少直接給司機小費,主要是導遊給。有些導遊每次必給,有些則很少給或不給。我收到遊客小費最多的是貧窮落後的泰國菲律賓,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帝;其次是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日本鬼子。最後是世界第二經濟體、第一軍事科技強國、最慈愛的母親.....目前收到1次。

當然我不太計較這些,不給小費我也盡自己本份,給一毛錢也衷心感謝。但也有司機一聽說是某導遊或某國遊客,就拒絕接手的。

沒錯,旅遊巴司機是可以無理由罷工的,不高興就隨時給自己放假,巴士、發財巴司機可沒這權力。

真正的自由,不是你想干什麼就干什麼,而是你不想干什麼就不干什麼!——康德(?)

所以,旅遊巴司機,是真正自由人。

司機的工作很適合有社恐的人,只要開好你的車,沒人會找你麻煩。辦公室政治?不存在的;討好上級?不存在的——我干了六年,連老板的面都沒見過(我懷疑老板也有社恐)。

 總之,這份工作收入不高,主打一個自由自在,你愛了嗎?

 不過,隨著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技術的日益推進,我們可能是人類最後一批職業司機了,不建議年輕人入行哈。


同行比較:車輛與駕駛感受

旅遊巴有三個缺點:1)老舊 2)幾乎全是手動檔 3)缺乏維修。

巴士公司動輒數百台車,車多毛病多,而且車型巨大,一般修車行別說修理,連停車的地方都沒有,所以都有專門的維修團隊。車輛保養比較到位,並且全是自動檔,開起來非常舒服。

旅遊巴隸屬旅行社,小社可能只有幾輛車,大社也不過幾十輛,根本養不起專業維修人員、大型機械,養得起也沒有場地。所以大都疾病纏身,比如換檔困難、雨刮不干淨、沒有玻璃水、冷氣不夠或吱吱響、車身布滿劃痕等等,只要不是直接影響行車安全的毛病,能不修就不修,令司機們提心吊膽。

同行比較:事故與壓力

巴士和發財巴都有固定路線,巴士司機正式走線前會有師傅教路,安全系數相對較高。壓力來自長時間駕駛的疲勞、無理取鬧的乘客、繁忙時段上下車擁擠等等。

旅遊巴等候時間遠多于行駛時間,基本不存在駕駛疲勞(打幾份工的除外);遇到喜歡搞事情的乘客自有導遊應付(我目前沒遇到過這種人),不用司機操心;車內遊客人數固定不會擁擠。

但旅遊巴沒有固定站點,很容易因違停被罰款;沒有固定路線,更沒有師傅帶路,全憑自己的經驗,新手容易出事。

澳門道路極為擁擠、狹窄,能停大型車的地方很少,絕大多數路牌沒有針對大型車的提示。所以一個老練的旅遊巴司機,必須知道哪里可以停車、哪些路無法通行。勉強可行但非常冒險的路最好不要以身試險


驚險和沮喪的經歷

剛入行的某日,我開一輛大巴行駛在荷蘭園大馬路,前面是高士德和雅廉訪大馬路(都是兩車道的"大"馬路)。

在我開巴士時,經常左轉高士德,此次則要在雅廉訪左轉。無論從地圖上看還是實際觀察,這兩個彎位並無差別,所以我盡量貼著車道右線就轉過去,結果被卡住了,還稍微碰了一下路邊欄桿。只是擦掉表層油漆,就被罰了1200。

後來才知道那里必須要違規壓過右線才能轉彎。如果是開巴士,師傅必然會提醒,但旅遊巴則靠自己判斷。

第二天我硬拉了一個老師傅帶我,兩個人四隻眼還都不是新手,結果在美副將轉俾利喇時又被卡住,騰挪間車頭鏡還掃到紅綠燈上的喇叭,令我很長一段時間都有心理陰影。

又有一次開一輛小巴去聖瑪利亞安老院接客,要從醫院後街轉大炮台斜巷(反銳角彎)。先是路口右邊的摩托車停得犬牙交錯,令我無法貼右,然後路口又有兩輛私家車違停,偏偏在我努力調整時,方向盤助力壞了!

在狹窄的彎道上,因為是斜路,我一方面要踩剎車,一方面要拚盡全力拉扯方向盤,就算我引體向上能做十個,也扯不動。只有鬆開剎車讓車移動才能拉動方向盤,但車頭離違停私家車只有一巴掌距離,車左已貼著路邊欄桿,根本沒有太多迴旋的餘地。要不是有兩個熱心的路人幫看位、指揮,我就卡在那里了。

真是黑暗的一天!

另一次收工時,車突然無法加速,引擎亮黃燈(幾天了都沒人修)。不管怎樣踩油門,發動機轉速都是一千。當時正在過橋,而橋中央有個大斜坡。我感覺車要在坡中間死火,然後停在那了。

在橋上壞車,罰款拖車費不知要幾千?我全身直冒冷汗!但現在停也是停,半坡死火也是停,拚了吧!

好在那破車沒死火,龜速爬過了坡頂,之後都是平路,我才逃過一劫。


旅遊巴司機的日常

确認地點:若有工作,公司通常提前數日告知,並在之前一天給出詳細通告。接到公司指令後,若有行程表,看看有沒有陌生的地點。地圖查不到或不确定的話,要讓公司與客戶确認一下,以免跑錯地方。這種事偶爾會發生。

規劃路線車場—接客點—各旅遊景點—最後一站—車場,方法前文已有詳述。

通常導遊會提前聯絡你一次,可問一下行程,因為大多數時候公司不給行程表。

有時導遊不一定按行程表的順序走,那就要多規劃幾條從A地到B、C、D地的路線。新手可能要在這方面花很多時間,但多做幾次就好了。這里也建議導遊們,最好提前告訴司機行程,特別是新司機,這對大家都好。

如果你接的是VIP團,恭喜你,沒有行程,有也等于沒有。他們隨心所欲,愛去哪去哪。有時一分鐘前說去大三巴,一分鐘後就改成媽閣廟;在去媽閣廟的路上看到某處風景獨好,可能要求停車遊覽,然而那地方又不能停車......旅行社最好安排老司機接這種團,新手會被玩死。

設定鬧鐘:根據通告時間,估計你去拿車、開到目的地的時間,加上安全餘量,設定鬧鐘。

注意時段:假設接客時間是上午九點,你把出門鬧鐘設為八點,但考慮堵車的情況(因為這是上學上班高峰期),最好多留二十分鐘。乘公交上班,如果遇到交通事故造成堵塞,赶緊下車步行越過事發地點,打的士去。因為處理交通事故的時間通常要十分鐘到半小時。

鬧鐘一定要可靠,我曾試過某些鬧鐘偶爾會不響,原因不明。近十年都用某果手機的鬧鐘,沒出過問題。

準備物資:接旅行團一般要外出工作七八個小時,應按個人需要準備生活、娛樂用品。比如我實行一日兩餐制,中午經常不吃,故不需帶午飯,遊客午餐時我找地方午睡。但作為老煙槍和腎結石患者,我一定會準備足夠的煙和水(煙水散人),其它可有可無。

有時公司會要求司機為乘客買飲水,若有十幾甚至幾十個乘客,這麼多水你是拿不動的。如果你前一天有出車,那最好在空車、順路時找一間能停車的超市,預先把水買了放車上供第二天用。如果前一天休息,那這天你就要提前出車,開到超市買好水再去接客。

車輛檢視:旅遊巴司機經常會開不同的車,公司會在通告中指定。若當日換了一輛不熟悉的車,務必提前十分鐘到達。

美高梅對面的旅遊巴停車場

柴油大巴一上來先啟動引擎、打開冷氣,然後再做其它。因為許多操作要用到壓縮空氣,通常引擎運行5分鐘後氣壓才會達標,這段時間內,離合器、變速桿都是踩不下、扳不動的。大巴空間大,加上空調老舊,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你想要溫度。小巴可省略此步驟。

調整駕駛座到自己習慣位置,因為上一手司機可能和你不一樣,下同;觀察車內外鏡子,調成自己習慣的角度;看變速桿的檔位,不同車型的檔位可能是顛倒的,一旦弄錯容易出事,牢記!不同車型的轉向燈、雨刷等位置也可能不同,看清、試操、牢記;注意還剩多少,不夠的話找機會加油,主要看哪個景點離油站近

旅行社有自己的指定加油站,有些油站可以用積分購物,雖然價格比外面貴,但對司機來說是白送,也是個小福利。

旅遊巴司機要負責車內衛生,遊客丟在車上的水瓶、垃圾都要清理干淨才能出車,發現有遺失物品要報告(《刑法典》第200條第二款:將拾得或發現他人之物不正當據為 己有,可處最高一年徒刑,或科最高120日罰 金。 )。另外要檢查話筒是否能用,有些導遊一定要用話筒,否則大發脾氣。若發現話筒丟失或損壞,馬上報告。公司通常會讓你去旁邊同一間公司的車上拿一個,所以自己拿吧。


     接客:
     司機最好能記住遊客的相貌,因為偶爾會有人提前回車休息,如果你把他們當無關人士拒諸門外,就很尷尬了。
     小巴司機通常要負責安放行李,可能有小費也可能沒有,但一定要做,否則一開行李箱就崩塌。我猜大多數小巴司機都被行李嚇過,所以都很會安排行李,如果讓乘客自己放的話,後果堪憂。

有些乘客下車後,把有輪子的行李箱直接放過道上,等你開車上路後,後面傳來一連串的碰響。這時你不可能把車停在路中間去擺平它,只能任由它一路在身後滑來、滑去......

大巴車下有行李箱,所以少有這種問題。

導遊通常最後一個上車,這時才可以關門。關門前先确定門口無人,持續觀察,保持手在按鈕上直到門關好,防止夾到乘客。

等所有人,特別是老人、小孩,都坐下後才開車。偶爾導遊會繼續站著,你又不好說他,那就要犧牲速度,盡量開得平穩些。等導遊責怪你開太慢,你就可以要他坐下,然後展示你的技術。

運營:注意安全,別走錯路,別被罰款,別被投訴,簡稱一注三別。

各地遊客的特點:了解遊客的喜好,對司機也是有幫助的。例如泰國遊客非常喜歡拜佛,會在寺廟呆很長時間。所以遇到泰國團,司機就要做好去著名廟宇的準備,並可在他們逗留期間去加個油,吃個飯,逛個街、購個物什麼的。

能在上班時間閑逛,對我這種小人物來說竟是如此開心,由此知道自己成不了大事,只能安享餘生了。愿世界太平。

離車記得帶手機,因為導遊隨時會找你。有一次我雖然沒離車,但手機放包里,包放車頭,人在車尾睡覺,導遊打了十幾個電話都沒人接,嚇得她以為我出事了,打給公司,公司也聯絡不到我......之後我上班時間都把手機隨身帶。

中國大陸遊客喜歡"打卡",就是去著名景點照張相,目的是向親友展示"老子來過,牛逼不?",然後走人。所以他們的行程緊湊,時間短數量多,司機不宜遠離。

新加坡遊客喜歡安靜的地方,愛去冷門景點,連吃飯也是。所以一定要提前問導遊他們要去哪,以免突然冒出個連交通警都沒聽過的地名將你擊沉(邊開車邊規劃路線是很危險的)

菲律賓遊客隨波逐流到處逛,日本遊客似乎就是來賭錢的,歐美遊客很少見無法總結。香港、台灣遊客幾乎不會跟團,他們甚至都不把自己當遊客對澳門的某些場所比本地人還懂

收車:行程結束,乘客下車後向公司報時。超過15分鐘算1小時,補發工資。如果導遊打過招呼就算了,因為有時候超時他們會挨公司罵。提前收工的話,公司不問可以裝聾作啞。

清掃一下車箱,順便看看有沒有旅客遺失貴重物品。我曾經撿到一部相機,獲失主奬勵一百元,名利雙收。髮夾、紙巾之類零碎就不要小題大作了,自行處理。

檢查車門窗是否關嚴,特別是雨季;檢查所有燈光是否關閉,特別是白天(不易發現)。我至今都不明白,為什麼大多數車在拔掉鈅匙後大燈還能亮著,這是什麼sb設計?很多車有電源總掣,收車時記得關。

收工:夕陽~已染紅了大地。我正~在回家的路上。

~~終~~





追蹤者

紅葉,又見紅葉,

紅葉,又見紅葉,
秋天,又是秋天...

踏歌行

在那高高的青山上,有怒濤一樣的白雲!
在那無際的群山中,有我愛的清風.
迎著風,我走在洁白的雲邊,四周是深色藍天.
我唱著歌,給那爛熳的山花!

關鍵字

隱者的天空